CA88会员入口他爱去企业“蹲点”她读文献“上瘾”去高校任教的故事各有精彩

分类:【学院新闻】发稿时间:2024-07-09 01:42:55 来源:ca88苹果手机登录 作者:ca88手机版登陆唯一官方网站浏览次数:35

  这些“好消息”不仅令在读博士生们备受鼓舞,也令管院老师们深感欣慰。因为“博士生毕业后要去世界一流高校深耕学术与育人事业”,是学院一直以来对博士生的希冀和提倡的毕业“三去”理念之一。

  那么即将踏上新征程的这群优秀博士毕业生们,他们又是何心情?从初识“学术”到坚定选择“以学术为业”,他们经历过怎样的磨练?

  本期【毕业“三去”】专题之“到世界一流高校去”,我们采访了其中两位博士毕业生,他们分别是拿到厦门大学教职的2024年浙大管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苏钟海和拿到大连理工大学教职的2024年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董久钰。尽管他们在毕业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他们成长背后的故事却各有各的精彩。

  博士毕业后选择到一流高校深耕管理学研究、“以学术为业”,对苏钟海来说,是个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因为“做学术”是他初入学术之海时就开始萌生的兴趣与爱好。

  “我很喜欢做管理学研究,这种喜欢是在自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研究,持续发掘和建构个人的学术意义感并幸运地得到一些‘正反馈’后所形成的。所以,我选择去高校工作,不敢妄说是梦想和志向,只能说是以我喜欢的方式去工作与生活。”

  在东北大学攻读硕士的那段时光,苏钟海常常在导师带领下去企业参观、调研学习,并基于研究成果写了7篇学术论文,那段经历让他对做学术,特别是做企业数字化领域相关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硕士毕业之际,他听说浙大管院素来有“去企业蹲点”“顶天立地做学术”的传统,又了解到魏江教授是国内创新管理与战略管理领域建树极高的学术前辈,于是毅然选择到浙大管院继续读博深造,并申请做魏江教授的学生。

  幸运地是,他的申请顺利被魏江教授接收。那一刻,他的兴奋与激动难以言表,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在导师的引领下认真做有意义、有价值、扎根中国大地的研究,不辜负导师的期待,也不辜负自己的学术初心。

  所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就脚踏实地、刻苦勤学,忙碌于一切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事。在导师魏江带领下,他始终保持着到企业蹲点调研的习惯,还积极去国外交流学习,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因此在读博的几年里持续迎来“正反馈”。

  比如他不仅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还多次被评选为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三好研究生;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入围2024浙大管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与团队的研究案例曾入围“全国百优管理案例”等。

  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位年轻在读博士,苏钟海还基于对领军企业的经验总结,撰写并成功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数字赋能:数字时代的企业创新逻辑》。

  该书基于丰富且详实的数字赋能领先案例分析,从企业战略定位、产品创新、制造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变革、会计创新和协同创新等方面洞悉企业从数据和数字技术中获益的思维,提炼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线,对助力中国企业以数智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引作用。

  为了顺利编撰出版这本专著,苏钟海调研了数十家企业,经历了反复写作、修改、推敲、切磋及打磨等,整个过程耗费了他4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支撑他一路坚持下来的信念,是“想为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一点力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经典管理理论无法解释中国领军企业崛起背后的真正逻辑,亟需中国学者立足中国管理实践构建中国原创管理理论。虽然我只是一名在读博士生,但因长期专注于数字赋能的相关研究,也调研过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实践,并在研究中发现了数智技术对企业各类创新的影响路径,因此我想,或许可以尝试以出版专著的方式去凝练数字赋能企业创新的规律,为构建中国原创管理理论、为助推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做出点贡献。”

  如今回想起整个出书过程,苏钟海表示“还算顺利”,但这背后离不开导师魏江的引导与助力。“魏老师做学术非常严谨,对学生的训练也非常严苛。但这种严苛训练对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而言,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提到导师魏江,苏钟海脑海中的难忘回忆纷至沓来。他说最难忘且敬佩的是魏老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魏老师平日里要兼顾学术、育人与行政事务,非常繁忙,以致于他总需要在深夜、周末、假期开展学术工作。我经常在凌晨0点、1点收到老师批阅完成我论文稿件的邮件;即便忙到顾不上吃饭,或者只能吃凉透的盒饭,他也会准时来参加组会。我忍不住想要向如此优秀却还如此努力的学术前辈致敬!”

  如今,苏钟海即将前往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奔赴新征程,他说他将带着导师对他的殷切期盼、带着管院博士毕业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优良学风,投入到助推中国管理学科与教育繁荣发展的光荣事业中。

  “厦门大学是一所卓越的双一流高校,且厦门乃至整个福建都有极丰富和领先的创新创业实践,这与我个人的研究兴趣非常契合。未来入职后我打算把读博期间的几个研究做深、做坚实、做完整。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会考虑结合系里和院里的特色以及当地创新创业实践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专长,开展更多立足本地、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管理研究。”

  “做尽力而为的完整主义者”一直是苏钟海的工作信条,相信秉持着这份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与对学术的热爱,他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如愿为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新的力量。

  她叫董久钰,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如今在浙大管院学有所成后,她选择再次回到大连理工大学,只是这一次不同,她是以一名即将投身教书育人与科研报国事业的教师的身份回归。

  时间回溯到2018年,那时候的董久钰正值大三,原本并未想过要读博的她,因为到学校旁边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听了一个讲座,萌生了读博的想法。这个讲座的主讲人便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晓波教授。

  “那是我大学四年里听过的唯一一次研究型讲座,印象特别深刻。吴晓波老师的儒雅学者风范和他在讲座中提到的浙大求是创新校训及浙大文化等,深深吸引我,让我对进入浙大管院读博充满了向往。”董久钰回忆说。

  就这样,她申请参加了当年6月浙大管院举办的IPhD直博夏令营,在那里,她不仅感受到了管理研究的迷人魅力,还认识了很多管院名师及相聚在浙里的一群优秀同学,因此更加坚定了要进管院读博的想法。

  正如她所愿,2019年9月,她顺利进入管院攻读企业管理专业直博,师承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刘洋老师。

  第一次见到导师刘洋,董久钰就觉得很亲切、平易近人。作为刘洋入职浙大后带的第一位博士生,董久钰从刚入学起就接收到了来自刘洋“超额”的暖心关怀与精细化地培育。

  “第一年刚带我的时候,刘老师特别小心翼翼,常常向国内外一些名师取经,后来发现那些经验在我身上行不通,于是他又开始自己摸索。现在回想起来,能够顺利毕业并走上‘以学术为业’之路,离不开刘老师一路以来从未间断的关心与引导。”

  董久钰说,入学时刘洋老师就跟她提到过浙大管院博士生所应肩负的使命希望她在读博过程中心无旁骛、好好钻研学术,所以从博一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未来“以学术为业”的心理准备。

  尽管刚开始读文献时她也会觉得有些枯燥,但每当感到难以坚持的时候,导师刘洋总会给到她及时的关心与帮助。比如他会定期找董久钰聊聊学习与研究进度;坐电梯时会跟董久钰讲‘电梯30秒效应’;遇到学术意见分歧时会耐心倾听董久钰的想法,在引导董久钰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

  “其实刚入门的时候我有点担忧以后可能没有idea,支撑不了‘以学术为业’的志向,但在刘洋老师和我的第二导师魏江老师的引领下,以及师门中学长学姐的带动下,我逐渐对未来充满的信心,每当与国外学者同频交流学术时都能迸发一些idea,那一刻,我感觉做学术特别快乐、有成就感。”

  2022年9月,董久钰在导师的鼓励下去荷兰蒂尔堡大学交流学习了一年。那一年里,她经常会在学习之余出去旅行、放松大脑,但每一次旅行路上她都会想要读文献。

  “我内心好像有股强大的力量驱动我,让我马上去读文献。我也不知道是从何时起,读文献、做学术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深深融入我的血液里了。”

  交流结束回国后,董久钰很快就开始了紧锣密鼓地求职历程。凭借出色的学术表现与潜力,她拿到了两所大学的offer,最终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

  “我申请教职的过程总体来说很顺利,之所以选择去大连理工大学从事科研育人事业,一方面是因为它是我的母校,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的研究领域‘企业数字化创新’是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想要大力发展的学科方向。”

  虽然满怀憧憬,但董久钰深知未来的挑战一定不会小,比如可能面临从博士到老师身份转变带来的阵痛;凡事需要自己独当一面、勇毅探索;科研与育人都要兼顾等等。

  尽管如此,她仍然自信坚定地踏上了新征程,且目标非常明晰。“去到大连理工大学后,我还是会在企业数字化创新这个大方向深耕,辽宁那边有很多国企,我可能会研究一些国企的数字化转型或智能制造等。另外,未来也打算和“科创与知识产权”团队的老师们共同努力,助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走出去”,凝练领军企业成功转型实践经验,建构中国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CA88会员入口
上一篇:更懂大学生的“聪明搭子”小艺帮你Get高质量大学生活 下一篇:大学室友带我打游戏4年后他进入国企我挂科后只能去送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