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88会员入口【就业典型】北京联合大学王申:青春在传播博物馆文化

分类:【通知公告】发稿时间:2024-05-25 09:46:58 来源:ca88苹果手机登录 作者:ca88手机版登陆唯一官方网站浏览次数:49

  他将博物馆工作与高科技创新相结合,致力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植于祖国的下一代心中;他积极传播博物馆文化,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知;与此同时,他还为志愿服务和博物馆业带来新思路,为更多人带来文化启迪和价值感悟,为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创新思维,将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社会带来了独特的贡献和影响。他就是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2014届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本科毕业生王申。今天,我们来倾听他的就业故事。

  王申,男,汉族,1992年3月出生,中员,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2014届历史学(文物博物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学生会主席,曾先后荣获首都大学、中专院校“先锋杯”“优秀团员”、“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等。

  2014年通过北京市文物局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工作。先后在社教部、展宣部、办公室、藏品部、业务部工作,分别从事有讲解接待、开放管理、展览筹备、党务、人事、藏品、业务研究工作。现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业务部副主任,博物馆馆员职称,兼任北京市文物局团委、北京市文物局第三联合团支部。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集古钟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为一体的专题类博物馆。面对博物馆展品类型相对单一,青少年儿童入馆后的状态更多是走马观花、一知半解,学习、了解古钟文化及相关知识相对困难等情况,王申与同事一同带领志愿者们开展了《钟铃文化活动手册》和 “钟铃之声主题互动体验课程”的设计。以“看、听、写、思、创”五个角度,分为“聆听钟铃之声”“感受文化历程”“体验铸造技艺”“领略钟铃韵味”“自主制作参观纪念品”5个主题模块。通过思考古钟形态——聆听古钟声音——体验铸造技艺——感受发展脉络——领略钟铃韵味——课后延伸探索这样一个渐进式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唤起学生们对于钟铃文化探索的求知,培养学生们的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等能力。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青少年和家长们的欢迎。王申也于2017年荣获第十二届(2017)北京阳光少年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博物馆2016-2019年荣获“北京阳光少年活动”优秀组织奖;“钟铃之声主题互动体验课程”在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科普课程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和“网络人气奖”。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志愿服务团队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服务于博物馆社教工作。面对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积淀浅等问题,让中小型博物馆在培养和应用上产生了高培养成本和低应用回报的困扰。王申和同事一同经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形成了“共赢”的新理念,通过健全组织构架、推动馆校共建、完善绩效管理、坚持因才设岗、搭建展示平台等手段,即在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使用等各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认识大学生志愿者传统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进一步相适应、相统一,通过志愿工作积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大学生心中。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家长在给博物馆写的感谢信中就曾提到他的孩子是一位不爱说话的女生,正是博物馆的培养能够让她大方的站在舞台中央,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向听众们娓娓道来。另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曾带着朋友去内蒙古游玩,当来到扎赉诺尔博物馆时,正好遇到《北京古钟拓片艺术展》在那里巡展,于是她自己就做了回讲解员,为自己的朋友做了“VIP”讲解服务,让她倍感自豪。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位学习机械自动化的志愿者特别强调,未来他将从事智能机器人设计,在参与志愿服务之前他从未想过传统文化跟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什么联系,但是现在他再也不能将传统文化抛弃,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他将一直积极努力的用自己的才华守护自己的文化。这正是“共赢”理念下的志愿服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谹谹之声”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之一,王申和同事一起带领志愿团队参与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荣获2018年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2019年“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钟韵谹谹•青春筑梦”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志愿科普项目荣获2021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谹谹之声”志愿服务项目案例被国家文物局、中央文明办公布为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

  作为讲述人,王申先后参与了北京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文物里的北京》,北京市科委《北京扬起科普之翼——科普之旅》,《清风故事|文物里的廉政故事系列之:钟之谏》,《镇“淀”之宝》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北京文艺广播、北京交通广播、京津冀之声等的录制工作;参与北京卫视《档案》、《城市文化范儿》、酷狗直播平台“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博物馆日“遇见博物馆丨发现世界之美看见美好生活”等的直播活动,收听收看观众上百万人次,传播了中国古代钟铃文化和觉生寺历史文化。作为博物馆人,王申深刻懂得“只有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同时对于“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有着更加深刻体会和感悟,讲述的多少、多深,来源于博物馆人的不断研究,只有基于小心求证之后的研究成果,才能够更加细致、具体的向观众讲述,让观众每一次浏览都能够感受中国古代钟铃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工作之中,王申还积极参加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以及市委市政府、北京市文物局的重点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王申曾先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中华文化方阵;借调中国党历史展览馆,参与筹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党历史展览;担任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运行团队人事副经理兼运行中心副经理,负则人事和接待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参加2023年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除此之外,还参与了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国际学术研讨活动,2022年北京文化论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分论坛、2023年北京文化论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等的服务保障工作;借调首都功能核心区不可移动文物调查专班,负责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工作等。这些工作让王申锻炼了冲锋在前、挺膺担当的意志品质,为更好地参与首都文博工作打下了基础。

  作为主要参与人,王申先后完成了北京市文物局局级科研课题《第一期‘京津冀地区古代钟铃文物调查’项目》、《关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舍(觉生寺)历史功能研究》、《永乐大钟及馆藏古钟文物铭文、纹饰研究》、《觉生寺祭坛祈雨研究》以及2023年“一对一”课题《北京地区龙王庙及相关碑刻调查与研究(三期)》科研课题研究。2024年主持局级科研课题《觉生寺与清代皇家分祷祈雨研究(第一期)》,参与局级科研课题《觉生寺古建筑彩画研究(第一期)》。参与《古钟掌故》一书的编撰工作,先后以个人或合作形式在《博物院》《北京文博文丛》《北京史学》等,发表《永泰寺铜钟考》《永乐大钟汉字铭文新发现及研究》《清光绪二十九年觉生寺祈雨考》《觉生寺清代祭坛祈雨初探》等论文、文章10余篇。

  2024年全国期间,习总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曾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王申将牢记总的嘱托,系统做好中国古代钟铃文化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觉生寺历史文化的研究和阐释,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钟铃文化和觉生寺历史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征程中焕发新的活力,为博物馆和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是北京市教委所属事业单位,负责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


CA88会员入口
上一篇: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协同育人 下一篇:“遇上”建筑大师童寯 读懂中国园林的文化脉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