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88会员入口《学术月刊》2024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分类:【学术讲坛】发稿时间:2024-07-19 00:00:50 来源:ca88苹果手机登录 作者:ca88手机版登陆唯一官方网站浏览次数:29

  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是道德表达主义者。在他们看来,价值判断并非描述或表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某些属性或事实,而是表达我们投射或施加于事物之上的感受、情绪、态度或信欲。然而,道德表达主义者必须面对如下问题,即如何确定特定价值判断的真假。布莱克本和王阳明都没有采取彻底的道德反实在论进路,因为他们认为,尽管我们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但它们仍是有真有假,而且至少有些为真。为了确定价值判断的真值,布莱克本采取了三个标准:融贯性、实用主义和一种不同寻常的符合论,即价值判断是否符合人性。王阳明充分发展了一种以行为者为中心的道德实在论。较之布莱克本的准实在论,它让我们站在更坚实的基础上确定我们的道德判断是否为真,或者我们是否对身外的事物表达了适当的信欲,在其上施加了适当的价值。

  摘要:东亚是一个地缘和文化的概念。东亚易学起源于中国,在东亚诸国传播之后,不断展现其发展的同步与连续性、思想方法的相似性及其本土化过程中呈现的多样化。东亚易学研究以东亚易学为研究对象,整体反思东亚易学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东亚易学内在逻辑关系、解释方法与思想的一致性、本土化过程、发展趋向等问题。东亚易学的特点是传承与发展、一体化和多元化并存。东亚易学研究应跳出狭隘的民族意识,以更为开放的宽广视域,客观理性地对待东亚诸国易学。随着国际性学术交流互动,当今东亚易学个性化、本土化特征越来越不明显,东亚诸国易学交叉研究新格局已经形成,一体化特征日益凸显,但也存在基础研究尚未完善,宏观研究未受重视,新的研究方法有待探索等问题。这些也是东亚易学研究的重点和新方向。

  作者: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250100),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山东曲阜273100)。

  摘要:阿格妮丝·赫勒以“参与”为中心概念建构起其感情理论,多次阐述了感情、情感和感觉意味着参与的观点。围绕着赫勒对感情问题的现象学式考察,参与概念得到了内涵与外延层面的相应阐发。参与是内化于人的行为和思维的固有的结构性部分,对于人作为社会有机体维持自我平衡及与世界的关系发挥调节功能,有助于保持人的主体世界的连续性,兼及作用于社会有机体的扩展。参与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具有鲜明的实践意蕴,拓展了赫勒感情范畴的理论蕴涵,并且丰富和发展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在情感理论层面的探究,同时凸显了赫勒对人的本质与人类命运问题的审视与反思。

  摘要:过渡经济学关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大转型不仅为过渡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更是过渡经济学理论体系得以完善、深化和超越的助推力量。20世纪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学家尤其是中青年一代,秉持着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密切关注以及对学术真理的竭力追求,深入研究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大量高质量论文、著作和报告等成果形式,提升了学界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解,揭示了其复杂性、艰巨性和跨国差异性,为过渡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渡经济学正在融入更加广泛的制度变迁理论之中。未来十至十五年,中国经济学家将在构建统一国家、政府、市场与发展政策的理论框架方面取得突破,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的更新与创造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提供了新途径,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三大主体角度,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验证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在数字经济新业态下其作用机制是,在科技成果供需主体方面,供需匹配效率、专利质量和知识吸收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转化中介和途径方面,产学研开放度、“风险投资—科技成果供给—科技成果需求”高效融合程度和科技服务中介结构活跃度均得到了提升,从而对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赋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国有经济主导程度,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效应具有积极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文献和经验,为全面深刻把握数字经济优势、提高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效率提供了参考。

  作者:周亚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200433);冯树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200433);邱静,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河南郑州451464);朱震宇,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主导技术体系的变化推动就业模式的转变。技术基础、价值取向、社会需要、生产组织的变革衍生出新的就业岗位与就业模式,推动多方雇佣关系就业、在线任务众包就业、在线匹配按需就业以及依托平台自主就业等新就业形态的产生,引发就业背后劳动经济关系的转变。劳动关系的转变和数据要素的使用推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数字化转变,构建起分散生产与集中控制相结合的扁平化生产分工网络体系与平台中心的算法控制管理模式。这种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结合形成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引致生产主导权的变化,深刻改变了劳资之间的权力博弈关系,形成了不同行业、不同技能和不同群体从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分化。因此,在完善劳动关系认定基础上,规范数据要素运行、规制平台垄断,控制过劳现象、完善工会建设并保障劳动者权益以及赋予劳动者数据收益权,是对不同类型新就业形态的经济关系进行解构所得出的治理方案。

  作者: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1130);唐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1980年以来,国务院推行中央垂直管理改革,分析此项改革的主要类型、推行范围和所需条件,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中央垂直管理不但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而且,主要集中于与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领域,未能推行到主要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全国公共服务领域。第二,中央政府对于集权与分权的考量,首先表现为通过集权以保障的需要;其次,也表现为通过分权以分散控制社会风险以及协调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社会管理的需要。因此,关于选择性集权的逻辑,可以归结为中央政府在集权以保障以及分权以控制社会风险和协调地方工作,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折中和选择所形成的逻辑。

  作者:曹正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58);聂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杭州310058)。

  摘要:近年来,以“中央出题、地方自选”的国家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为热潮,实现了中央政策效能在基层的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国家示范城市政策:(1)具有低模糊性、低冲突性与高弹性等政策属性,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阻力;(2)提供了双重激励耦合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动机:一是为地方政府提供物质性激励;二是提高地方职能部门能动性、强化地方政府优化治理绩效的使命感。国家示范城市政策嵌入了中央对城市治理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型的意图,改变了国家政策执行的层级节制关系,激发了地方自觉,是中央阶段性、技巧性改善城市治理、规避政策效能减码的有效尝试。

  作者:谢伊云,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海南海口570100),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300071)。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而根据法学界近年所达成的共识,在法学学科中,当下主要分成两大形态: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前者所要解决的是法学学科内部的关系,主要涉及实在法规范的法意阐释、体系构建和顺利实施;后者即社科法学主要解决法学学科的外部关系,研究法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会发展的问题。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社科法学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任务之一。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深入研习构建中国自主社科法学知识体系的理论指导、思想渊源、实践成果和域外经验,也需要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发掘优秀的历史传统,汲取中国古代律学及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建设中的学术积累和创新经验。

  作者:张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42);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教授(上海201620)。

  摘要:笔谈学者来自不同领域,但都以学术史变迁为背景、以实证议题为例,探讨跨学科视野在突破范式和提升规范性理论方面的可能性。于文认为以早期现代全球化为背景的“大分流”经济史研究对突破现代性理论中的欧洲中心论、公允评价亚洲现代化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进一步强调经济史之上必须有思想史的跟进才能理解中西现代化道路背后的认知逻辑和价值诉求。以明清转型时的“新经学”和西欧早期启蒙运动的“新自然法”为例,于文比较了中西同时期兴起的历史自治思想,并强调其对19世纪以来中西民族国家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李汉松认为当下北美国际关系研究和哲学过度去化,造成前者学科碎片化乃至庸俗化,后者则退化为制度附庸且不再关照本质。为此,李汉松提出重启哲学关于集体之间应如何构筑伦理关系的基本议题,重塑国际关系领域对政体、文化、冲突等议题的研究,批判建构现代多元国际秩序。王建宝通过讨论理学传统中主体哲学和历史的紧密关系,来回应当代学科综合应然和实然议题的重要性,强调超越性的价值诉求需要影响历史、并通过历史性地践行形成具体的认同。初金一通过讨论苏联作家利季娅·金兹堡对回忆录写作的文学分析,跨越文学与历史,探讨文化记忆理论如何解释非虚构文学塑造群体历史叙述与认同的功能。王海骁以中古史士族衰亡研究为例,指出中古史量化研究因为和统计学及定量社科研究常年脱钩而质量欠佳,造成学界对定量研究价值的忽视,并提出如何通过更准确的量化分析工具解释宏观历史变迁。

  摘要:“自古文人多入蜀”。在中国文学史上,存在长时段、大规模的文人入蜀现象,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入蜀”吟咏。这些吟咏经过历代的累积、沉淀、感悟,文人与蜀地的内在精神联系不断被强调和揭示,逐渐形成了为世人所认可的“自古文人多入蜀”观念,其要旨在于入蜀之行对于文人创作的山水熏染和精神引领,同时强调了时代的连续性和文人群体参与的广泛性,这一观念形成的背后是一个内外多重因素相互协调的动力机制。“文人多入蜀”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地理观念,为文学地理学理论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富有启示的阐释框架和学术路径。

  作者:葛永海,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省方志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浙江金华321004);沈闻,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09)。

  摘要:作为中西之间的过渡地带,南洋是现代作家展开文学想象的重要空间。就欧洲作家而言,现代系过界南洋的帝国远征;对中国作家来说,南洋是汇融中西的复合周边。欧洲帝国殖民与中华天下遗绪交错其间,既指涉中国渴望融入世界新秩序的现代转型焦虑,又隐隐透露难以排解的历史帝国迷思。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南洋世界,注定是一个中西文明冲突、古今帝国碰撞、内外华夷颠倒、欧亚族裔混杂的文学地缘学空间。

  摘要: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与中国的文学语言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总体上保留了中国北方方言表达体系的同时,又具有南中国方言的独特韵味,这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鲜明的体现。除此之外,它又因置身于东南亚不同国家的民族语言和西方语言的表达体系之中,华文词汇混入不少当地语言和西方语言,并深深嵌入在华文的语言体系之中,造就了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的多语混和状态,呈现出不同于中国文学语言的审美特质,在貌似不规范甚至土气的语言表达中,真切生动地传达出东南亚华人丰富、复杂的生活面貌,体现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深入研究的文学宝库。

  摘要:茅盾的方言观及其流变与20世纪中国的语言运动密切相关,其方言观中对“地方”的亲近或排斥姿态,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的不同选择以及想象中国方式的差异。一方面,从宏观趋势看,茅盾方言观中的“地方”历经从倡导方言到舍弃方言的起落过程,展示了时代精神的规约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进程。另一方面,从微观细节及内在动因分析,茅盾方言观中的“地方”与“想象的共同体”间的摩擦,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地方性”命题的复杂性与多质性面貌,成为“方言土语”与“地方性”论争中可溯的前因与可循的线索。此外,茅盾方言观中对南北地域方言差异的关注、对“蓝青官话”这一语言策略的推崇与还与21世纪以来的方言写作热、方言问题论争有关,并形成有效的跨时空对话。

  作者:孟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3);刘忠,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3)。

  摘要:《仪礼》席仪重在升降。升降之法,即升席必由下,不得由上。降席则常例由下,间有降由上之变。由上由下,关乎席之首尾。席之首尾,经或有明文,或无明文。于无明文之例,学者多有分歧,如遵者之席何上?介席、侑席为何有降由上、降由下之别?欲明其间是非去取,当先辨郑注“由便”“躐席”诸义,由便、躐席诸义明,则学者论说之得失即可心中了然。

  摘要:社会惯例是民间社会的习惯法及基层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晚清鄱阳湖区水域渔业纠纷既是历史性常态,也是水上社会现实性情景。在历史和现实多重因素下,湖区渔业纠纷调解的传统惯例既有“旧艺”“旧规”或“旧章”等,在渔业纠纷调解中,湖区国家权力因子、宗族社会势力、传统惯常因素等各种力量相互博弈,构建起晚清鄱阳湖区水域基层社会自治与他治的动态场景,探析湖区渔业社会纠纷调解中的传统惯例及其主要依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运行逻辑及其内在规律。

  摘要:20世纪中国尤其是中国党领导下的伟大有诸度可以深化研究,情感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这是因为由一段又一段的原生态时光所构成。对的呈现和思考就需要不断去雕刻(补足、删削乃至重塑)那些时光。海量历史原料为雕刻提供了基本条件;历史过程为雕刻提供了基本图样。在此基础上,情感史的思考和研究可以让气象万千却又云雾笼罩的历史过程不断地具体、丰富、伸展与立体,继而让人们对历史过程的认识深刻且动人。这一维度的思考和研究需要先集中于两个问题的讨论,一个是情感维度与中史研究的表述问题,另一个是情感维度与者的生命浮现问题。

  摘要:中国艺术学学科在2009—2018年间处于稳步上升期,尤其是在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第13个门类后,艺术学各一级学科的理论自觉意识增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成为艺术学界的共识。各一级学科之间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倾向增强,重要学术期刊对艺术学论文的刊发率不断上升,艺术学学者获得的各类项目资助与科研奖励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师资结构日趋合理,师资规模不断扩容。在学术研究的主题上,学者们聚焦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难题与前沿议题、艺术理论分析的中国视角与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当然,在各一级学科与各专业方向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各门类之间的跨媒介、跨门类与跨文化的整合研究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CA88会员入口
上一篇:南华大学新知学堂2024年第9期开讲 下一篇:学术界 - OFweek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