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88会员入口人文高端论坛特辑 郭田珍: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出版现状与壮大之道

分类:【学术讲坛】发稿时间:2024-07-23 07:36:20 来源:ca88苹果手机登录 作者:ca88手机版登陆唯一官方网站浏览次数:20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中国文明而言,特别是自近世“西学东渐”以来,巨量西方学术思想论著的译介传入,深度参与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之演进。近十数年,“中华文化走出去”复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于2014年应运而生。值此国际版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举办主题为“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第十二次“《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暨“《文史哲》国际版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发嘉宾发言,呈现学界、刊界的精彩认知。

  本期推出郭田珍的《由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出版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英文科技期刊比较的视角》这篇论坛发言,作者基于自身工作实践的观察与思考,围绕近十年来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出版情况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指出:(1)作为传播载体的期刊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故事对外表达的需求;(2)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数量极少,没有搭建起国际学术交流平台;(3)办刊模式分散,对外传播方式主要还是借船出海;(4)国家支持力度不够。作者呼吁:要想充分发挥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价值与功能,就需要将其纳入由国家主导的战略传播范畴之中来统一部署。当务之急,建议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成立中国一流社科期刊建设小组,小组设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学术期刊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科协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实施经验,部署中国社科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或者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共同设立中国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下设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和中国社科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协同推进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设。

  感谢《文史哲》编辑部邹晓东博士的邀请,祝贺《文史哲》国际版创刊十周年。我的发言题目是“由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出版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英文科技期刊比较的视角”。

  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是我国期刊出版类别中较为特殊的刊种,具有明显的“两栖”特征:既要立足本土,又要面向世界,担负着促进国内外学术双循环交流的重要使命。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传播中华文明、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总在多个场合都有提及,学术界的探讨和研究也由来已久,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什么是好故事、讲故事的技巧、传播策略等角度来探讨。今天,我想借《文史哲》国际版创刊十周年的机会,从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出版的视角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更多是基于与英文科技期刊的比较。发言内容既有文献梳理,也有来自我在工作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

  学术期刊出版机制涉及主管、主办、出版的方方面面,我想围绕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等,通过与英文科技期刊对比来谈今天的线. 作为传播载体的期刊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故事对外表达的需求

  期刊是内容的载体,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支撑平台。没有传播载体,再好的故事也抵达不到读者面前。期刊数量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活跃度。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种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时代需求下,这些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够不够?肩负着同等推进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重任,与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对比,差距有多大?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具体数量是有官方来源的。每年中国科协会编写并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蓝皮书提炼出中英文科技期刊年度各种参数和指标,比如:数量、品种、被引频次、被国际国内数据库收录情况等。依据《蓝皮书(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434种;另外,通过查询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得知,2023年国家新批43种英文科技期刊CN号。因此,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有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有477种,这些英文科技期刊覆盖学科面比较广,更多集中于临床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等。

  对比之下,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数量没有来自官方的权威统计。2023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该报告的第三篇是《外文刊评价报告》,共收录148种外文期刊,51种有双号,97种只有ISSN号,英文期刊为143种。另据《科技与出版》杂志2023年第11期《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新时代十年:回顾与展望》一文,该文作者通过其他渠道采集到另外2种有CN号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因此,大致可以推导出,CN号和ISSN号双号都有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数量在60种上下,所有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数量不足200种。

  这些英文期刊,究竟能否承载中国学者越来越旺盛的高质量发表需求?《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数据,2022年,中国学者发表了全球SCI论文总数的32.42%,排名世界第一;同期,中国SCI期刊发文量占全球SCI期刊总发文量的1.64%,可以看出,中国优秀的科技期刊总载文能力整体上远不能满足中国科技界学者的高质量发表需求。

  通过WoS官网查询,2022年,全球SSCI高被引论文为3461篇,中国学者贡献了1334篇,占比38.5%;但是同期中国SSCI期刊高被引发文量仅为7篇,全球同期占比0.2%。因此,同样可以推断出,中国优秀的英文社科期刊总载文能力整体上远不能满足中国人文社科学者的高质量发表需求。在中国出版业践行习总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参与全球文明对话、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先锋队的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故事对外表达的需求。

  英文期刊是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构建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途径。被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大体表征着论文在国际读者范围内的可搜索性和显示度,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中国故事“走进西方读者”了。先看看国际数据库——SCI、SSCI 、AHCI、Scopus对于我国英文期刊收录情况。在WoS数据库中,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占全球SCI的比例是2.9%,中英文社科期刊全球SSCI占比是0.4%,中英文艺术与人文期刊全球A&HCI占比是0.28%。在Scopus数据库中,中国期刊有1299种,占全球Scopus 27950种期刊的4.6%;1299种中国期刊中有89种是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由2022年中国SSCI期刊高被引发文量占全球同期0.2%可以看出,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远没有搭建起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吸引不到国际优质的人文社科研究成果。

  相比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高歌猛进追逐SCI,国内两大数据库开始了收录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进程,这意味着中国自主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慢慢开启。一个是中国知网每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人文社科期刊被作为一个大类,中英文期刊放在一起排序,2023年共收录中英文人文社科期刊160种。其中“2023 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80种,中文期刊65种,英文期刊15种,排序前10的期刊中,中英文期刊各占一半。近年来,英文期刊占比越来越大,可以说明英文刊的国际影响在不断提升。另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它将外文刊的评价等级分为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入库期刊。对 51 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外文学术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后,共评出 2 种权威期刊、14 种核心期刊、35种入库期刊。此外,首次尝试对有 97 种仅有 ISSN 号的外文期刊进行综合评价后,共评出 10 种核心期刊、87 种入库期刊。两大数据库收录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影响力在我国学术界慢慢显示出来,鼓励了我国学者以英文撰写并发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提振了我国英文社科期刊界的办刊信心。

  长期以来,我国期刊一直没有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一个重要原因是分散的办刊体制机制问题。我国期刊实行主管、主办和出版的管理体系,5000多种期刊共涉及1375个主管部门、4381个出版单位,每个出版单位平均出版1.15种期刊。这种分散办刊模式不利于整合资源,难以有效对接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及信息服务需求。近年来,这种分散的办刊模式,在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是,在人文社科期刊,尤其是英文人文社科期刊领域,几乎没有改变。

  此外,“借船出海”的传播方式也严重制约了本土一流期刊的成长。目前我国期刊中82%的比例还是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为数不多的国外知名学术出版机构几乎垄断了中国英文期刊的海外出版发行。学科领域来看略有不同,自然科学领域内国内出版机构已形成一定的“造船出海”规模,而人文社科领域“借船出海”现象更为明显。

  梳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的科技期刊,也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国际化路程——花大价钱把论文卖出去,再花大价钱把论文买进来。在曾经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各级政府、各管理部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都鼓励把最优秀的成果发表到欧美期刊上。优质稿源流失严重,中国科技期刊生存艰难,远远担负不起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使命。加大力度支持一流国产英文科技期刊成为上下共识。2013年起国家开始了对英文科技期刊三年一个行动的支持力度: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2018年11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年中国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文件。2019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该计划以5年为周期,设立领军期刊、重点期刊、梯队期刊、高起点新刊、集群化试点以及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7个子项目,是我国在科技期刊领域实施的力度最大、资金最多、范围最广的重大科技期刊发展支持专项。

  而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来自国家层面制度化专门化的扶持政策,可能只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期刊类学术外译项目”,其他的更多是散布于各种政策文件中精神层面的鼓舞与鼓励,比如,习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习总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以及《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

  国家对英文科技期刊资助的效果立竿见影。卓越计划五年来,已累计支持培育438种科技期刊,新创129种英文科技期刊,极大满足了国内科研发表的需求,使得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内期刊上,践行了习总倡导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也确实培育出了一批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JCR收录期刊中我国科技期刊进入本学科Q1区的有155种,Scopus数据库进入Q1区的有258种。反映到我的工作实践中,研究如何培育世界一流英文科技期刊的来稿特别多,几乎没有研究如何培育世界一流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稿子。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是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和部署,因此,担负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重任的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出版工作也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过程,政府既要有政策支持,更要有资金扶持。

  要想充分发挥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价值与功能,就需要将其纳入由国家主导的战略传播范畴之中来统一部署。当务之急,建议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等部门联合成立一流社科期刊建设小组,小组设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学术期刊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科协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经验,部署中国社科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工作;或者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国社科院等部门共同设立中国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下设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和中国社科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协同推进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总之,就是要在国家层面完善对包括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在内的人文社科期刊支持政策,加大创刊数量,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人文社科期刊。

  集约化管理与集群化发展,是全球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主要模式。办刊机制创新,既需要政策层面推动,也可以由主管主办单位自行探索。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集约化、集群化办刊模式已经很成熟了。如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500多种中英文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200多种中英文科技期刊,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56种中英文期刊。

  一是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期刊集约化管理模式:这十年,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创新出了一种学术专业化、出版集约化,学术与出版分工合作的办刊模式。期刊的学术工作在各个学院,出版工作统一交给出版社期刊中心。这种办刊模式的最大优势是把学术编辑的生产力从敏感的把关、专业术语规范、繁琐的文字编校、引文核实、出版体例、排版印制中解放出来,专心去做期刊的核心内容——追踪学术前沿、调研学术动态、选题策划、栏目设计、组稿约稿、审稿定稿。十年来合作办刊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十年来,本人作为这几本专业学术期刊的出版编辑,把这个模式的最大优势给发挥出来了。

  二是重庆市社科期刊集群化运作模式:重庆市委宣传部统一安排,西南大学期刊社编审韩云波亲力推动,2017年,重庆市社科期刊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集群化办刊路子,迈出了重庆市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三步走:一是强调规范化办刊,提升重庆市社科期刊整体的形式质量;二是集群化统筹辖区内各社科期刊的栏目设计和主题策划,就近一时期的社会热点或国家重大战略统一部署专题策划,提升重庆市社科期刊整体的内容质量;三是以整体形象推广重庆市社科期刊。

  在出版史上,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在繁荣思想文化、促进科技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编辑出版学论文写作主体出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图书编辑转变为期刊编辑,二是由社科期刊编辑转变为科技期刊编辑。写作主体转变的背后是期刊实践业态的转变。近年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于新闻出版传播领域,科技期刊在内容生产、出版传播、知识服务等全流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期刊业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单刊培育、集群发展、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十年,随着科技期刊办刊实践的创新发展,有关科技期刊的理论研究越发活跃、写作成果日益丰富。编辑出版学界有两本专门研究科技期刊现象和办刊规律的专业期刊,而没有专门研究社科期刊现象的专业期刊。作为出版类期刊的编辑,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来稿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研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融合出版、英文科技期刊、社科期刊、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国际化路径、集群化发展、市场化运作、数字化应用等内容,都是科技期刊的编辑在谈,社科期刊的编辑几乎没有触碰这几个话题。

  社科期刊的理论研究有四个滞后于:一是滞后于社科期刊实践创新;二是滞后于社科学界理论创新;三是滞后于科技期刊理论创新;四是滞后于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的使命要求。社科期刊和科技期刊虽属于不同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范式,但作为期刊,同属学术出版范畴,有着共同的出版规律。编辑出版既是一个实践工种,也是一门专业学科,基于编辑出版实践之上的理论认知能够反过来促进编辑实践工作健康良性发展。社科期刊编辑更有优势来进行期刊的理论建构。

  造船出海,就是要打造自主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开发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SciOpen平台,2022年正式上线种高水平英文期刊,其中有4种是英文社科期刊,23000多篇文章,总浏览量2300万次,用户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的数字出版传播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对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国际化的支撑作用。

  这十年来,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发展趋势大致归纳如下:一是期刊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二是期刊所在的学科领域不断得到突破,学科分布不均的现象有所改善;三是在国际学术界有了一定显示度;四是有几本英文社科期刊进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

  这十年来,我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较为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中国形象,推动世界理解中国,在突破西方话语霸权和学术出版垄断局面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

  但是,与英文科技期刊相比,在国家支持力度、期刊种类、载文规模、学科覆盖度、国际检索数据库占比、世界一流、集群化发展、期刊评价体系、出版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在所有的期刊类型中,从内容到传播,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是最不好做的,这其中,英文人文期刊又是最最不好做的,对办刊人的能力要求是最高的,他们在国际化进程中负重前行:要用最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最本土化的内容;最需要叙事技巧;最需要平衡好一般性和特殊性;最需要立足本土,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最需要放眼世界,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应得到更大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扶持。


CA88会员入口
上一篇:共筑心理学期刊矩阵助力学科繁荣发展 下一篇:公益讲座学习平台说明